项目合作概览(1982-至今)
年 份 |
1982-1995 |
1996-2000 |
2001-2005 |
2006-2010 |
2011-2015 |
2016-2020 |
---|---|---|---|---|---|---|
名 称 |
贫困地区社区非正规科技教育项目 |
社区非正规教育项目 |
非正规教育项目 |
非正规教育项目 |
非正规教育项目 |
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项目 |
目 标 |
开展因地制宜的非正规教育,帮助贫困儿童及其家庭得到他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合作项目的内容为适用技术学习、环境保护教育、生命知识宣传等。 |
发展因地制宜的非正规教育,满足生活在贫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和他们家庭对于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
为10-18岁的校外青少年提供生活能力、生产技能培训。加强乡村非正规教育学习中心的建设,提高项目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及非正规教育资源的开发,提高项目活动的质量与规范性。 |
通过开展健康卫生、信息技术、生活技能和谋生技能体育,体育运动,以及儿童生存、发展相关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工作,提高校外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和发展能力。项目同时致力于推动各级政府出台促进校外青少年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
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流动人口集中地等欠发达地区12-18岁弱势青少年群体开展适应社会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工作。 |
开发注重性别敏感的、适用于校内/校外青少年的生活技能模块。进行资源包测试,最终将其纳入相关课程。 |
目标群体 |
7-18岁农村青少年 |
7-18岁农村青少年 |
10-18岁的校外青少年 |
10-18岁的校外青少年 |
12-18岁农村青少年 |
12-18岁农村青少年 |
地 区 |
25个省、自治区的200多个贫困县 |
24个省、区的120个国家级贫困县 |
14个省的46个贫困县 |
10个省的20个贫困县 |
12个省的22个县 |
13个省的28个贫困县 |
成 果 |
1990-1995:200多个县科协总计开展各类科普宣传和社会活动65万次,受益群众两亿多人次。 |
建立了450个乡村非正规教育示范点。 |
共建立230个乡村非正规教育学习中心,开发非正规教育教材:《校外青少年生活能力教育培训手册》等。 |
建立了140个农村校外青少年知识信息资源中心,项目共直接服务2万余名校外青少年,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 |
开发《走向社会——生活、就业、发展》系列课程,向青少年提供适应城市生活、健康、职业认知、理财教育等课程内容。共培训近50,000名青少年。 |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国际视野,扩大项目国际影响力。 |